日前,浙江萧山不少企业主收到一条短信,“兹定于2012年12月25日为女完婚,恭请亲朋好友届时光临。裘××。”短信是由萧山地税局城厢一分局官方信息发送平台发送的,这个信息发送平台用于给纳税人发送财税信息。“收到婚宴短信,顿时迷茫了,这是啥意思?难道萧山财税局通知我们送红包?”此短信一发出,有企业主称(据12月26日《承德晚报》)。
按照萧山区财税局官网的说法,裘××为女儿婚礼,利用分局短信平台向分局同事发出邀请。由于操作失误,共发出短信8332条,除分局干部42人外其余均为企业人员。幸亏是误发,不然该有多少企业主坐卧不安?又有多少企业主不得不破费?问题是,这真的是误发吗?还是被领导过问了才变成“误发”。
值得欣慰的是,不管裘××是不是误发短信,他都付出了代价萧山区财税局处理意见为,责成其作出深刻检讨,给予训诫处理,并由个人支付信息费。裘××是“不幸”的,因为相对于其他得逞的官员,他太“倒霉”。毋庸讳言,一些官员通过嫁女、娶儿媳妇大摆筵席而敛财,甚至父母死了也能趁机发财,早已不是新闻。对于这种行为,早在1989年,中纪委就出台规定:“利用职权,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,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;情节严重的,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。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中,侵犯国家、集体、群众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,从重或加重处分,直至开除党籍。”不过,现实中不少官员并未受到处分。也许正因为如此,一些官员才乐于借筵敛财。
企业主害怕地税官员,这是不正常的。地税官员向企业主发喜帖短信,更不正常。其潜藏的逻辑就是,通过权力可以“合法”谋利。权力本应为权利服务,如果权力可以肆意伤害权利,那么这种权力就会沦为怪兽。对利用职权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以敛财的官员,依规惩处,权力才会少一些放肆
|